中秋小長假來臨
下個月
國慶小長假也將開啟
近期全國疫情多點散發
隨著中秋國慶假期臨近
能返鄉嗎?能出行嗎?
不少地區發布了
針對返鄉和出游的防疫提醒
昨天,亳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最新通告,其中要求:一、非必要不往返。倡導全市居民盡量不前往近7日有中高風險區或有本土疫情發生的縣區,出行前提前通過中國政府網及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查詢目的地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目前,我市在外居民所在縣區近7日有本土疫情發生的,盡量等到所在縣區疫情形勢平穩后返鄉,確需返鄉的要履行報備手續。
二、若返鄉先報備。從9月3日0時起,所有近7日有市外旅居史的來(返)亳人員,請務必在入亳前24小時內通過皖事通APP***(或通過支付寶搜索皖事通小程序),進入返亳登記,填報返回來源地和目的地相關信息,老人、小孩等無智能手機的人員可由家人代填報備信息,從亳州中轉或差旅的也需要填報,填報完畢后將生成報備碼;為了減少您的等待時間,請您在查驗前提前打開報備碼或截屏,以備工作人員查驗。
三、返鄉后嚴自律。返鄉后,請您主動配合落實屬地疫情防控措施,主動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在完成規定的健康管控措施前,不舉辦或參加大規模人員聚集性活動,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上呼吸道疼痛等癥狀,要立即向所在村組(社區)報告,并及時到就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凡返回前未能及時報備或不如實報備的,在亳產生的隔離、核酸檢測、餐食等費用自理;造成疫情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凡邀請市外人員來亳的單位、企業、個人,均有提醒被邀請人員報備的職責和義務,未能及時提醒報備或知情不報造成疫情傳播的,將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近期,河南多地發布了“致在外老鄉的一封信”,倡導中秋假期非必要不返鄉。例如,河南鄧州就在信中提到,“跨區域往返流動,接觸人員復雜,感染風險增大,希望您近期暫緩返鄉,盡量留在當地賞月過中秋”。在8月23日南陽召開的疫情防控入(返)宛人員報備核查工作現場會上,鄧州市委書記鄧俊峰在發言中說,鄧州是勞務輸出大縣,常年有60多萬人在外務工,分布廣泛,流動頻繁,加之交通便利,境內2個鐵路客運站,5個高速口,3條國道、5條省道,外防輸入壓力很大。在河南商丘,商丘市政府在中秋放假通知中也提到,“倡導市民群眾在商過節,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返商”。除了河南,近日,河北大名縣也發布了致大名在外老鄉的一封信,信中提到,此輪“奧密克戎”病毒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如您此時返大,路途中接觸人員繁雜、不確定性因素多,極易發生交叉感染。“為減少返鄉流動帶來的傳播風險,我們倡議,當前在外的大名老鄉,特別是身處西藏、海南、新疆等涉疫地區的老鄉們,近期非必要不返大,為家鄉疫情防控做出自己應有貢獻!黑龍江七臺河市新興區還發布倡議書,倡議機關干部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頭居家過節,勸導在外親友盡量在當地過節,避免旅途風險。“針對中高風險地區洛陽籍在外務工人員做好信息推送和教育引導,把‘返鄉必須提前報備’‘不報備造成嚴重后果將依法處理’等防控政策講清楚,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8月29日,河南宜陽縣縣委書記張漢智在該縣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上強調。其實,各地在對于中秋假期人員跨省返鄉出游的防疫要求中,抵離時的核酸證明,以及出發前的提前報備幾乎是標配政策。對于中秋出行,上海市提醒,低風險區人員可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離滬,其他人員離滬持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9月1日,湖南省疾控中心針對中秋假期發布通知,堅持做好“入湘先報、入湘即查、入湘即檢、入湘即管”,入(返)湘人員抵湘前,應至少提前1天通過“湖南省居民健康卡”的“入湘報備”小程序或目的地的登記報備小程序報備。抵湘后,需要查驗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 (返)湘后實行3天2檢。如有不主動報備、隱瞞行蹤、不配合管控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近日,甘肅省疾控中心也發布提醒,所有來甘返甘人員需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區、單位、賓館報備,未提前報備的,必須在落地后12小時內完成報備。資料圖:2021年9月9日,旅客進入鄭州火車站月臺。中新社記者 劉鵬 攝
對出假期出游,8月31日召開的上海疫情防控發布會也提示市民,“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區或實施臨時性靜態管理區域,我們提倡市內的郊區鄉村游、城市休閑游!
而對于節假期間的走親訪友、聚會聚餐,各地也有相關提醒。
例如,河北曲周縣發布的倡議書提到,盡量不要前往人員密集和密閉場所,盡量減少聚餐,提倡家庭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中秋年年過,風險要錯過。今天的不聚,是為了明天更好更多的相聚”。
廣東揭陽發布中秋提示明確,提倡家庭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倡議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并提前向所在村(社區)報備,控制參與人數。
河南宜陽在近日舉行的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上要求,所有大型活動在特殊時期超過30人必須要報備,宜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張麗娟還提到,倡導中秋節盡量不要串親戚,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
來源:中國新聞網 亳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 阜陽公眾網